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创立于1847年,是**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企业。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140余年来以创新的技术、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2015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业收入达到69.4亿欧元,拥有**过32000名员工。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1]
2014年9月,西门子股份公司和博世集团达成协议:罗伯特·博世公司将收购西门子所持有的合资企业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简称博西家电)5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博西家电将成为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西门子彻底退出家电领域。出售家电业务正是西门子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战略的体现之一。 [2]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价值**品牌100强》公布,西门子***77位。 [3]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排行榜发布,西门子位列66位。 [4] 在2018世界品牌**排行榜中,西门子排名*134位。 [5] 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品牌*榜排名58 [6] 。
检修前准备
(1) 检修前准备好工具;
(2) 为**元件的功能不出故障及模板不损坏,必须用保护装置及认真作防静电准备工作;
(3) 检修前与调度和操作工联系好,需挂检修牌处挂好检修牌;
1872年:西门子成立25年之后,即1872年,和中国开始了业务往来。西门子在中国的笔订单是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电信事业的开展。
西门子股份公司
西门子股份公司(10张)
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维尔纳·冯·西门子在1879年11月3日给弟弟卡尔的书信中提到,他非常有信心,中国将很快从西门子订购照明设备。
1899年:由于害怕引起火灾,连结京津两地的蒸汽机火车不得通过京城。于是,西门子在北京建设了中国条有轨电车。这条电车轨道连接北京城外的马家堡和城内的哈德门。同年,西门子在北京建设了中国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
1904年:在华业务的*拓展,推动西门子在上海设立了家*办事处,这是西门子在华业务的重要里程碑。
1910年:西门子创建西门子中国电气工程公司,总部位于柏林,分支机构设在上海。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西门子将业务扩展到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中国香港、青岛和天津。1914年,公司更名为西门子中国公司(上海)。西门子的在华业务,尤其是电力领域的业务,在20世纪初发展*。西门子扩建了北京近郊的石景山发电厂。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1937年:在日本侵华,进行南京大期间,建立国际安全区,并出任安全区会,保护了约25万中国人。
1972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共和国建立关系。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为西门子和中国恢复传统友谊铺平了道路,并为未来合作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1972年,西门子制造的病房监测系统被当作礼物赠给中国。
1978年12月,西门子在上海举行“电气电子技术博览会”。西门子公司当时的监理会,公司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之曾孙彼得·冯·西门子亲自前往上海,与上海市一起为博览会剪彩。39,000多名工业的技术*和来宾以较大的热情参观了博览会。
1847年10月1日,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在其发明的使用指针是来指出字母顺序而不是摩尔斯电码的电报技术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公司随后被称为Telegraphen-Bauanstalt von Siemens & Halske。
西门子
西门子
1848年,公司建造了欧洲条远距离电报线,从柏林到法兰克福跨度为500公里。
1850年,创始人的弟弟,卡尔·威廉·西门子(Carl Wilhelm Siemens)在伦敦设立代表处。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公司参与了俄罗斯远距离电报网络的建设工作。
1855年,创始人的另一个弟弟卡尔·海因里希·冯·西门子(Carl Heinrich von Siemens)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支机构。
公司不断地成长并开始涉足电气列车和灯泡。1890年,创始人退休,把公司留给了他的弟弟卡尔·海因里希和两个儿子阿诺德·西门子(Arnold von Siemens)以及乔治·威廉·西门子(Georg Wilhelm von Siemens)。
1897年,西门子和哈尔斯克(Halske)联合成立了公司S&H。
1919年,S&H和其它两家公司共同成立了欧司朗灯泡公司(Osram Lightbulb Company)。
1923年,成立了日本分公司。